在明膠、果膠、瓊脂、卡拉膠等膠體材料的生產與應用領域,膠凝強度是衡量其功能性與品質等級的核心指標。高膠強度測定儀作為精準量膠的儀器,通過模擬標準探頭(常用12.7mm圓柱形)在固定深度(通常4mm)下對凝膠表面施壓,測定其承受的力值(單位為Bloomg),為食品、制藥、化妝品等行業提供關鍵質控數據。為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與可比性,高膠強度測定儀必須遵循科學、規范的操作流程。

第一步:儀器準備與校準
使用前檢查儀器水平狀態,調節底座腳螺釘確保主機處于水平位置。接通電源,開啟系統預熱10-15分鐘。執行儀器校準程序,使用標準砝碼對測力傳感器進行線性校準,確保力值測量精度符合要求(通常誤差≤0.5%)。
第二步:樣品制備與恒溫處理
按標準方法(如GB6783、USP)制備膠液,倒入標準鋁制或玻璃模具中,冷卻形成凝膠。將成型樣品連同模具置于恒溫水浴中(通常為10±0.1℃)保溫至少16-18小時,確保凝膠結構穩定,溫度均勻一致。
第三步:安裝探頭與設置參數
選擇符合標準的不銹鋼探頭(直徑12.7mm),牢固安裝于儀器橫梁下端。在控制軟件中設定測試參數:測試速度(通常0.5-1.0mm/s)、觸發力(0.01-0.05N)、下壓深度(4.0±0.1mm)、返回速度等。確保探頭與樣品表面垂直。
第四步:放置樣品與定位
將恒溫后的樣品小心移至儀器測試平臺,避免震動導致凝膠破裂。調整平臺高度,使探頭下端接近凝膠表面(距離約2-3mm)。使用儀器自帶的攝像頭或定位輔助系統,確保探頭中心對準樣品中心,防止偏心受力。
第五步:啟動測試與數據采集
確認參數無誤后,啟動測試程序。探頭以設定速度緩慢下壓,接觸凝膠表面后開始記錄力值變化。當達到設定深度時自動停止并返回。軟件自動生成力-位移曲線,并提取峰值力作為Bloom值。
第六步:清潔與重復測試
每次測試后,立即用清水或軟布清潔探頭表面殘留膠體,防止交叉污染。對同一膠樣至少進行三次平行測試,取平均值作為結果。測試結束后,關閉儀器,妥善存放探頭。